盛夏八月,骄阳似火,古龙峡原生态旅游区迎来客流高峰,成为当地最热门景点之一,火爆的旅游也辐射带动了该景区所在地——三坑滩村的发展。
鸟瞰三坑滩村。
三坑滩村曾是一个不知名的村庄,这里地处山区地带,森林覆盖率93.71%,户籍人口700多人,距清新城区10公里,村内没有学校,村民“以山为食”,部分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8月26日记者从太和镇获悉,随着近年来清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古龙峡原生态旅游区加快推进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太和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立足三坑滩村情民情实际,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化“党建+”模式,在基层治理、人居环境、产业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党建引领、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擘画了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面深化党建引领,建强乡村振兴发展“头雁方阵”
过去的三坑滩村,党员干部队伍不强,管理制度机制缺位,对村的发展无思路、无举措,“乱象”不断。如何治“乱”?经深入分析,三坑滩村认识到党建引领是根本,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打造“红色引擎”党建品牌,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2022年5月,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该村抗洪抢险工作。
深化“头雁”领航。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太和镇全面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努力把政治过硬、作风过硬、发展能力过硬的优秀党员推选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落实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导师帮带等制度,全面提升“头雁”队伍的领导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着力建强堡垒。在太和镇委的领导下,三坑滩村党支部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落实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通过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数据统计,2022年三坑滩村共召开22次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太和镇驻村领导及村党支部书记讲党课12次。
积极储备人才。该村注重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青年农民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村级长远发展积蓄力量。近两年共发动4人申请入党,发展党员1人,培育村级后备干部7人,分别是该村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通过积极引导储备人才支持、参与村级工作,三坑滩村党建力量得到进一步夯实,村级发展“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全力发展特色产业,激活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三坑滩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这里的土地主要为林地,不宜机械作业,生产成本较高。如何减少在土地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又能提高经济效益,成为村“两委”亟需解决的棘手问题。通过多方努力,太和镇委和村干部探索出林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以党建引领推动产业振兴。
依托古龙峡的旅游资源,三坑滩村党支部积极引领群众制定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实行“党支部+企业+农户”“党支部+党员+群众”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旅游特色产业发展。
推动土地整合。在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宣传和带领下,当地村民修订村规民约,推动土地整合,纷纷将林地经营权入股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交由古龙峡公司等企业进行连片整理、统一开发,实现土地化零为整、成方连片,农户按股分红。如今,全村共流转林地1428亩,每年租金达120万元。
三坑滩村民宿。
发展特色产业。三坑滩村将乡土特色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推动乡村旅游从传统单一的农家乐形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积极引导村民利用自家闲置民房发展民宿、餐饮、漂流用品商铺等,创造“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当前已发展美食农庄31间、特色乡村民宿39间。2022年度,村民经营场所接待游客10万人次,营业额超1200万元,村民可支配收入32000元,超过当年清远市平均水平。
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奏响美丽宜居乡村“振兴之歌”
过去,三坑滩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狭窄,节假日车流量大增导致交通严重堵塞,秩序混乱,村居环境脏、乱、差,尤其是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现象屡禁不止。
为进一步整治人居环境,三坑滩村立足群众需求,制定村庄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坑滩村“四小园”建设。
该村建立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坚持“一村一策、一地一策、一事一策”,对占道经营、违法搭建、乱堆乱放等问题,通过党员入户等方式协商解决。建立“组收集、村清理、镇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理机制,设置垃圾收集点并进行定时清运。全面普及自来水,完成全村污水处理项目,7个村民小组全面建成“整洁村”。利用闲置地打造“四小园”,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面貌继续从“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抓好村道扩建、路口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投入298万元开展三坑滩口至三坑滩农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工程,今年6月建成长2.8公里、宽7米的沥青公路,同时大力推进三坑滩村路口升级改造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提高通行能力。
如今,三坑滩村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道路宽阔,景色秀美,村庄整洁,更重要的是,村民的思想认识和觉悟大大提高,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公共资源“共享格局”
健全乡村基层治理体系,既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重要举措,也是创新基层治理的重点民生工程。三坑滩村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乡村社会繁荣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全力优化农村基层网格设置。建立“村党组织—网格长—网格员”的三级党建网格治理体系,即行政村全覆盖建立一级网格,7个村民小组建立二级网格,以21名党员联系户为主体建立三级网格。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划分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联系户等,形成上下贯通、内外联动、全面覆盖的基层治理网,实现群众在网格内联系、情况在网格内掌握、问题在网格内解决的工作格局,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和基层治理效能。遇到重大任务、突发事件时,党的组织体系优势发挥明显。2022年5月强降雨期间,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等迅速响应,深入抗洪一线,安全转移低洼风险地群众45人,清理道路塌方多处,切实维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自治层面,三坑滩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种方式,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处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及其实施情况,接受村民的监督。在法治层面,三坑滩村全面推进平安村居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及普法教育,把法律知识送进村送进户,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在乡村建立法律服务站点,聘请专业的法律人员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等服务。在德治方面,三坑滩村发动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带头,以身作则,培育和树立良好的家风,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传承优良家风系列活动等评选表彰活动,其中黄家和及黄清河两户入选太和镇星级文明户。全力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关爱困难党员和群众、残疾人、高龄老人等弱势群体活动以及其他主题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凝聚干群民心、倡树乡村文明新风。2022年采取线上“微信+电话”、线下“入户+走访”等形式,遍访全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6个,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接下来,太和镇将进一步抓实抓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坚持全域推进、做深做实、提质升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助力太和镇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翻新篇。
南方+记者 江绮雯 贺欢
通讯员 何丽霞 郑碧艳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江绮雯;贺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