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独木桥

2023-07-29 20:15:46 来源:哔哩哔哩

最近沈月因《无限超越班》而热度不减,关于她在节目里的表现众说纷纭,真实也好剧本也罢,与其讨论节目的真实性,我更想聊聊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沈月”。

第一天自我介绍时,沈月欢欣跃踊地第一个举手发言,虽然观点不够成熟,但她也能耐心地和老师们解释自己的想法。后来成龙需要女助演出演《新警察故事》的片段,沈月又是现场唯一一位举手的女生。相比于其他仍在观望的演员,此时的沈月热烈大方、自信勇敢,好像什么问题在她眼前都不足为提。


(资料图)

但沈月后续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沈月在面试时紧张到情绪失控,带着哭腔颤颤巍巍地说着蹩脚的粤语;惠英红给她递台阶时她的脑子早就融成一团浆糊,慌到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只留下一句“我不想演”后匆匆离场;离场后的沈月崩溃大哭,在面对众人的安慰时像是只刚受了惊吓的小雏鸟;等到采访时沈月的理性才终于回归,坦言自己是逃避型人格。

随后第二期真刀真枪实践时她的表演更是让人担忧。由于接触的剧本是著名的《使徒行者》,沈月的思想包袱很重,在彩排时她就手忙脚乱,错洞百出,与私底下的沈月判若两人,而真正演绎时也被尔冬升质疑六年的表演水平。

昨日我从程女神处听闻对勇敢的全新阐释,心里不觉泛起涟漪,即有些人的勇敢只是盲目学习勇敢者勇敢的外在表现,而忽略了本质。其实勇敢的人之所以勇敢是因为他们就事论事,当自我沉浸于处理事情本身时恐惧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长此以往便拥有了勇敢的特质。

但沈月的问题不仅仅是假装勇敢那么简单,她或许正遭受着“全能自恋”的折磨。“全能自恋”一词是我从武志红老师的心理视频中学习到的知识点,即认为自己是神,一发号施令便能得到来自自己或者他人的完美回应。而在“全能自恋”的控制下有一种病叫“强大恐惧症”。简单来讲便是在自我越来越强大时,自己却产生了不卓越不配活的想法,还会因此出现一些行为来破坏自己的强大。

而沈月的种种表现似乎与这个“强大恐惧症”如出一辙。

当意识到自己是弱小普通的沈月时她是冷静的,正如先导片里每一次主动争取机会的时候,她短暂地忘却了恐惧,即使在面对老师的质疑时她也可以耐心的给予答复。可是当她逐渐意识到由于自己的积极正和其他不发言的演员拉开差距时,她却开始情绪失控、大脑宕机,最后她的行为也不受控了,她正发自心得抵触自己变得更好。

在早年采访中沈月就坦露自己比同龄人要早读书,沈月的学生时代是被同届的哥哥姐姐们保护着长大的,名副其实的班宠,而她本人又很争气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编导系,在校期间甚至还得到了湖南台的实习机会。一次意外的救场经历让她误打误撞得到经纪人赏识签约了经纪公司,出道后接连爆火的几部网剧让她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推送到聚光灯下。

沈月经历的一切都如同神发号施令般完美。学业有成、名企实习、出道顺利,这一切都发生的太顺利了,顺利到她心底的自恋正慢慢胁迫她躺进一具名为“完美”的坟墓。

有一种be最为让人遗憾,那便是一切都顺理成章,但结局却总是令人“到底意难平”。

在周围人的袒护下,她幸运地逃过了一次又一次本该属于那个阶段该有的挫折,以至于她认为成功应该如以往一样容易。

对沈月而言,她是想做好演员的,或者说稀少的失败使她太想成为好演员了。在《开讲啦》节目里她也曾带着失控的情绪询问徐帆该如何克服在聚光灯下表演时的恐惧。徐帆给出的答案是参与其中。或许前辈们所表达的本意在于让她要接纳世界的全貌,破碎的、心酸的、振奋的、孤独的、五味杂陈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可不幸的是她仍被自恋牵绊,幻想只要自己扮演成勇敢的超人便能无所畏惧。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一个人完全被自恋包裹着的时候就如同走独木桩,倘若一走到底便是与世隔绝的天才,反之不幸跌落神坛,要么万念俱灰沦为众人避而不及的疯子,要么选择与世界和解,拥抱万物。

正卡在天才与疯子之间的沈月,有一点清醒却又看不见前方的路。斯奈德希望理论中提及希望是由目标、能动性、途径三方面构成。制定一个现实的目标并怀着积极的态度竭尽所能去完成,一切令人恐惧的事便不再恐惧。

我想这份希望与程女神定义的勇敢如出一辙,同时也是每一位迷茫的你我都稀缺的。或许我们都应该给自己一点点喘息的时刻,哪怕只有一会,走的慢一点看清楚我们究竟要去哪儿。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想对每一位被自恋裹挟的人说。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