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元器件是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才能夯实“数字大厦”的底座。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榕举办前夕,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福州市着力打响数字福州国际品牌,提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543X”新赛道格局,加快建设科创走廊、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布局建设闽都创新实验室、海峡创新实验室、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攻关,不断激活源头创新活力,涌现一批具有原创性“硬核”成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科技支撑。“硬核”成果夯实数字大厦底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 讯 员 曹文海 黄文忠
闽都创新实验室研发的最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推动5G通信及大数据中心建设;海峡创新实验室以柔性电子研发为核心,引领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变革,推动福州乃至福建成为“中国碳谷”……
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元器件是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才能夯实“数字大厦”的底座。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榕举办前夕,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福州市着力打响数字福州国际品牌,提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543X”新赛道格局,加快建设科创走廊、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布局建设闽都创新实验室、海峡创新实验室、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攻关,不断激活源头创新活力,涌现一批具有原创性“硬核”成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科技支撑。
打造高能级平台,强化产业战略科技力量
闽都创新实验室苏辉团队致力于5G基站使用的关键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相继突破了原型设计、材料生长等核心关键技术,并实现量产。这得益于近年来实验室探索“大科研”、组建“大兵团”,引进多支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形成多学科、跨领域的“集团作战”能力。
建设创新实验室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举措。闽都创新实验室聚焦光电信息科技与产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由福州市政府牵头、依托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和福州大学共同建设。“实验室面向战略性先进光电材料、高速通信与感知等领域,开展全链条的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积极抢占世界光电信息科技高地。”该实验室负责人说。
柔性电子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一种新兴电子技术,其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交叉融合,引领信息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创新变革。海峡创新实验由福州市政府牵头,依托福建师范大学建设,将聚焦柔性电子研发,布局有机电子、生物电子等研究方向,加快突破柔性显示、柔性传感等领域关键技术。
目前,闽都创新实验室已引进5G通信光模块研发、数字光芯技术等多个创新团队,突破了50多项关键技术,孵化成立高新技术企业10余家。在此基础上,福州引进落地清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百度人工智能实验室、福建鲲鹏产业生态创新中心、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等一批重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数字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
多项“硬核”成果,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
“从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上突破,福州科创走廊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及产业化基地,汇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加强攻关,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尽快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福州市科技局负责人说。
在高水平科创平台的支撑下,一批数字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点燃发展“新引擎”。福晶公司LBO晶体器件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量子云码公司开创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编码识别技术,其糅合了AI图像算法、可变喷码印刷工艺等技术,可提供安全可靠的防伪、溯源服务;纳飞光电公司填补国内高功率皮秒激光器的空白,助力国内5G/6G通信、显示面板等行业发展……
目前,福州科创走廊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543X”新赛道,即做大做强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等5大优势赛道,培育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4大新兴赛道,前瞻布局元宇宙、空间信息等3个未来赛道,打造“一网通办”、工业数字化转型等多个(X)特色典型场景应用,建设福州数字内容产业园、互联网小镇等,打造数字经济新兴增长极。
福州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市科技局将以建设科创走廊、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等为抓手,推动“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科技顾问等创新举措在科创走廊先行先试,打造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催生数字经济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等,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编辑:邬嘉宏
来源:科技日报
“硬核”成果夯实数字大厦底座相关阅读:
把“乌镇之光”转化为数字经济蝶变之力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把“乌镇之光”
转化为数字经济蝶变之力
读嘉评论记者 汪 莹
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红利,擦亮“互联网+”高地金名片,嘉兴又创造了让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的“硬核成果”。9月25日,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被称为浙江省“最强大脑”的全省首个超算中心“乌镇之光”正式落成。这标志着嘉兴的地区科技综合实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数字时代新一轮竞争中拥有了新优势,抢占了制高点。
在数字化时代,计算力就是生产力。权威研究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就分别增长3.3‰和1.8‰。可以说,算力“地基”夯实与否,关系到数字经济这座“大厦”能否岿然屹立。作为“现代科技的大脑”,超级计算机是公认的“国之重器”,以超强计算能力著称的超算中心,更被视为地区科技综合实力的标志、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成为当前各地新基建的重中之重。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的建成,填补了浙江大型超算中心的空白。作为浙江“最强大脑”,“乌镇之光”的最强之处就是“算”。凭借国际一流的计算能力,以及覆盖全国各大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乌镇之光”有实力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用户在多领域、多学科的科学发现和高精尖技术原始创新方面提供算力支持,使“乌镇之光”不仅是嘉兴之光,更成为浙江之光、中国之光。但“最强大脑”的功能又不止于此。发挥“最强大脑”的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可以吸引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关联企业落户,培育壮大智能计算等新产业,为嘉兴数字经济拓展新视野、打开新空间、开辟新赛道。
“乌镇之光”能够点亮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嘉兴多年来大力度承接大会红利的成果。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嘉兴坚持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主动承接大会红利,“互联网+”高地加速崛起,数字经济成为最鲜明特征——2015年至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6%,计算机通信制造业跃升为全市第一大行业,数字经济、信息化和“两化”融合三大指数均列全省第三,5G基站覆盖密度居全省第一。“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的落成,既是嘉兴积极抢抓大会红利的最新成果,也是嘉兴数字经济蝶变跃升的全新起点。
重大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实现的。计算力也要投入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乌镇之光”为嘉兴树起了一座里程碑,但未来的路还很长。让“乌镇之光”真正服务于世界各地科学家和企业家,充分发挥集聚、辐射效应,加快培育智能计算等新产业,嘉兴就要以更大力度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红利——既要以大会为平台,有针对性地推广、宣传;又要以大会为纽带,吸引、鼓励各地企业积极接触、尝试新技术,让前沿科技的潜能充分释放。
科技无止境,创新赢未来。坚持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把“乌镇之光”催生的新优势和制高点转化为数字经济的新胜势和制胜点,嘉兴定能创造更多令世人“刮目相看、耳目一新”的成果。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以上就是关于“硬核”成果夯实数字大厦底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